本报记者 贾 泓 通讯员 张晓慧
4月23日8时,经过一夜春雨的洗礼后,位于湟中区上新庄镇的青海贵强物流园准时开门,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有序上岗,对物流车辆驾驶人实行体温检测、双码查验、“一车一消杀”。不远处的快递分拨中心内,分拣员英周措和同事们正在对快递包裹进行消杀、分拣、装卸,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随着西宁市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解除静态管理,湟中区第一时间吹响复工复产的“集结号”,曾被按下“暂停键”的工作和生活也迅速复苏,全区62个项目、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物流企业和19家快递企业全部复工复产,河湟大地处处呈现出项目工地奋战正酣、工厂车间机器轰鸣、田间地头热火朝天、生产气息扑面而来的勃勃气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时下正值马铃薯播种的黄金期,沿湟中区海子沟乡古城沟村一路向南,播种施肥覆膜一体机穿梭田间,农人忙碌的身影不时闪现在两旁地头,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青海薯乐种养殖专业合作联社经理景钦鹏正在熟练地进行切种、切块、盖膜、浇水、施肥……这位黝黑结实的年青人正在带领大家有条不紊地耕作着……
“今年,流转土地种植面积超过了133公顷。为了抢回更多时间保春播,我们带动当地300多名剩余劳动力参与种植,利用20多台中大型拖拉机、联合整地机械,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大幅提高了种植效率。”景钦鹏说。
湟中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胜民说,为确保春播工作圆满完成,他们加大力度督导农资供应单位加大运力、加快供应,引导鼓励从事马铃薯、蔬菜规模化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加大人员组织、农机具投入等调度力度,加快播种进度,春播工作现已恢复正常。
4月23日上午,在湟中区田家寨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污水管网项目建设现场,沉寂了8天的大型机械重新发出轰鸣声。工人们规范佩戴好口罩、安全帽后,经过扫码、测温、登记等环节进入施工区抓紧开展工作,测量、焊接、粉刷、运砖,现场操作规范、秩序井然。
“今天一大早,还不到上班时间,工人们就已经排着队开始做登记。接下来,我们抓紧时间把进度赶上来,保证项目按时竣工验收。”能够重返施工现场,青海广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高占朝一再向工人们强调,要在防疫中复工,在复工中防疫,必须抢抓黄金期。
田家寨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污水管网项目只是湟中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随着疫情态势日趋平稳,为抢抓快干,确保重点项目如期完工,全区重点项目倒排工期,61处施工工地已有56个工地有序复工复产,复工率达92%;返岗务工人员2800余人,返岗率达90%,其余5个施工工地管理人员已经到岗,施工人员将在做好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逐步返岗施工。
4月23日一大早,李家山镇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召荣就来到了示范园,他说:“第一茬菇我们放进去了20万个菌棒,菌棒一开袋,两三天也就出菇了,现在我们每天的产量都在2500公斤以上,这两天气温适宜,产量还会增加。昨天刚收到解除静态管理的消息,我们就立即组织员工开工,一大早两百多人已全部到位,大家都想把时间抢回来,让头茬香菇尽快走上市场。”
示范园内一行行菌棒次第有序排开,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升柄展伞,散发着诱人的菇香,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搬运,所有环节井井有条,菇棚内充满了生机。
湟中区乡村振兴局项目办负责人周相如说,为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集中发展了一批乡村特色种养殖、民族文化产品研发等特色产业项目。目前,李家山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园、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项目等13个续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均已全部复工,今年将陆续完工。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湟中样板”,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复工复产青海省集结号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