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电信网络诈骗成了社会治理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比如一些诈骗犯罪团伙盘踞于国外,加大了警方打击的难度和成本,公安机关需要在境外通过警务合作或司法协作等方式取证,执法难度大。这也成了目前电诈犯罪的一大特点,像一些境外电话诈骗就较为常见,让不少受害者中招。
为此,为防范境外电话诈骗,浙江移动将默认关闭接听国际电话就是有的放矢。不仅是浙江,日前,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发布公告,自5月7日起,已将国际及港澳台短信接收功能默认为关闭状态。江西、辽宁、贵州等多省份都实施了这项操作。关闭国际短信接收,也考虑到了部分用户的合理需求,如果用户需要开通国际短信接收,可以通过申请开通。
默认关闭接听国际电话切断了电诈分子的一条重要“财路”,是堵住电诈犯罪的“来路”,有利于防范电诈犯罪,有利于保护公众财产安全,也能让公众免受电诈骚扰。要打击电诈犯罪,就需要多打出一些这样的“先招”“实招”“新招”,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
现在的电诈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一些科技手段,给警方破案带来了较大难度。电诈犯罪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诈骗犯罪公司化、专业化、职业化特征明显;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催生其他牵连犯罪,形成犯罪“产业链”等。电诈犯罪不仅谋财,甚至“害命”,如准大学生徐玉玉因电信网络诈骗猝死,就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魔高一尺,就要道高一丈,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电诈犯罪的打击力度,升级监管手段,对电诈犯罪进行“全链条打击”,要增加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同时,也要加大反诈宣传教育力度,让公众能够提升防范意识等。
要能弥补监管漏洞,通过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堵来路、断去路,形成全社会力量,对电诈犯罪形成合围之势,割掉电诈犯罪这颗“毒瘤”,才有利于维护好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犯罪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