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墙” 的双十一。
传闻多时的京东接入支付宝有了最新进展。10 月 29 日晚,支付宝官方微博发文确认,已可以在京东上使用支付宝支付。
据悉,目前京东商城开始接入支付宝支付,后续服务覆盖商家、用户范围及开通节奏,以京东方面为主导。我们从接近京东的消息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能体验到京东购物支付宝支付的多为新用户,后续服务会分批次覆盖存量用户。
至此,淘天、京东、拼多多、抖快,以及小红书在内的头部电商平台,已全部接入支付宝。
两家公司停止合作始于 13 年前,外界将其解读为移动互联网崛起加剧了电商平台竞争。
随着电商竞争格局的演变,京东和支付宝两家公司的关系逐渐破冰。今年 7 月,北京地区开通医保线上购药服务,京东买药合作了支付宝医保,共同服务线上医保用户;今年双 11 前夕,京东物流也入驻了淘宝天猫平台;目前,在支付宝 App 内搜索 “京东”,可以通过小程序使用京东快递、京造、到家等业务。
随着中国几大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行业竞争正转变为寻找最有效的合作方,追求最极致的效率,以应对未来的竞争。这既源于监管层面的推动,更是市场的必然选择。
基础设施全面开放后,支付宝迎来新的想象空间
从此前淘宝接入微信支付开启互联互通的短期结果来看,电商平台获取了流量,在线支付拓宽了生态。
据 QuestMobile 数据,截至今年 8 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全网规模达 12.43 亿,腾讯和阿里位居总去重用户量前两位,分别为 12.38 亿、11.69 亿。其中,微信月活跃用户为 10.61 亿,淘宝月活跃用户为 9.26 亿。
根据 QuestMobile 研究,微信相对淘宝的独占用户规模为 2.45 亿,这部分用户中,有 1.9 亿用户为综合电商用户,其中每月使用 40 次以上综合电商 App 的用户高达 8610 万。
而在淘宝宣布接入微信支付的 9 月,淘宝 App 新安装用户量同比增长 55%,达过去四年最高值,月活跃用户规模上,9 月淘宝新增 1867 万,总月活规模达 9.44 亿创历史新高。
横向对比来看,QuestMobile 数据显示,京东的月活跃用户为 5.3 亿,支付宝的月活跃用户为 9.2 亿,支付宝相比于京东的独占用户为 4.2 亿,独占率为 45.8%,并常年稳定在国内头部 App 日活用户规模前三的位置。
由此不难推断,京东接入支付宝后,对京东电商业务来说,同样有用户体量和活跃度提升的乐观预期。
接入淘宝对于微信支付而言,是得到了一个 8 万亿 GMV 年成交额的最大商户,几乎补全了除自身生态的另外半壁江山;而接入京东对于支付宝而言,13 年后的 “再度牵手”,对其支付市场份额和平台生态开放也是一次利好。
支付宝成立的第 20 年,支付基础设施的开放,奠定了移动支付创新者的行业地位,而在逐渐与淘天解除战略捆绑的几年里,支付宝的定位也早已不再是阿里系的支付工具。
据蚂蚁集团 2020 年招股书,来自淘天的支付交易额,仅占支付宝全年支付交易总额的 6%,其一年处理 100 万亿元以上的境内支付交易的大头,更多是用户线上向商家付款的商业交易、用户信用卡还款、个人间转账,以及与信贷和投资相关的金融交易。
支付宝在 10 月 29 日晚的回应里特别强调将持续扩大开放,这或许不是一个姿态的表述。支付宝近几年加大开放力度,一是基于支付能力的 “基础设施” 开放;二是基于支付宝 App 的平台能力、流量开放。这两部分被支付宝称为战略上的 “双飞轮”,即数字支付和数字互联。
肉眼可见的变化是,曾经由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产品占据的支付宝 App 黄金地段,如今出现了美团、京东旗下产品的身影。近期,美团旗下外卖、酒店、团购等全线核心业务以小程序方式入驻支付宝,这些开放合作不仅促进了交易支付额的增长,多元的小程序生态也有机会反哺支付宝的互联网广告业务。
根据 QuestMobile 报告,支付宝小程序月活用户规模同比增速为 6.3%,位列全行业第一, 作为国内第二大小程序生态,目前支付宝小程序规模已达 400 万个。
在线支付的生态战也在升维。今年年中开始,支付宝大力推广 “碰一下” 支付,这种基于 NFC 技术的条码支付,可以让用户解锁手机碰一下商家设备即完成支付,无需中断正在使用的 App。提升商家营商效能的同时,优化了用户支付体验。
目前,“支付宝碰一下” 已在上海、成都、武汉、长沙、杭州、青岛等 50 多个城市展开。从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到系列零售品牌、商超、餐厅、茶饮咖啡、便利店等行业头部品牌正在陆续加入。
后存量时代,竞争回归效率本质
以京东接入支付宝、淘宝接入微信支付为节点,平台经济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已落地执行三年时间。
2021 年在中国互联网反垄断大背景下,工信部重点要求头部企业整改屏蔽网址链接等问题;三年后的 2024 年 8 月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声明表示,阿里巴巴已按要求全面停止 “二选一” 垄断行为,“合规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在电商竞争加剧、行业格局能否企稳成为焦点的 2024 年,双十一成为了头部企业通过进一步互联互通来优化用户体验、加强竞争力的窗口:
以今年双十一为节点,中国几大头部互联网平台,基本上打通了各自的商业基础设施。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入驻所有电商、外卖、出行在内的交易类平台;京东物流、顺丰、三通一达,以及极兔等主流快递公司,均与淘天、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电商等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而曾经泾渭分明的 “阿里系” 与 “腾讯系”,也通过支付宝和微信的小程序、以打通数据接口的方式,让各自生态圈的业务进一步互相渗透。
虽然头部企业的互联互通短期内不会显著改变用户和商家固有的消费习惯,但年度电商大促双十一的节点效应、叠加中长期的行业竞争,互联网平台经济体之间的流量、商流,以及物流,效率的竞争仍会带来想象空间。
在 “移动互联网告别野蛮生长、步入存量时代” 这个行业共识被提出的 2016 年,人们对未来竞争的预判是头部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陷入零和博弈、在蚕食彼此蛋糕的近身搏斗中攫取新增量,过去十年里,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确反复上演着合纵连横的无限战争。
但当无效内卷与市场需求渐行渐远后,反倒让存量时代的玩家们重新在商业世界里返璞归真,意识到效率才是赢得竞争的 “秘密” 武器。
如果说京东和支付宝的 “再牵手” 是平台互联互通的一次里程碑,那么,微信和支付宝打破藩篱也给未来留下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下一篇 《乙巳年》特种邮票图稿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