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如何解?
新快报讯 记者杨英杰报道 5月6日凌晨,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办公室的电话响起,有群众反映,附近有工厂排放异味扰民,给生活作息造成困扰。接到举报,24小时值班备勤的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随即联合黄江公安分局、梅塘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深夜执法,经过一番调查,查处一家隐藏在山林中的无证照铝加工厂,有效解决异味扰民问题。
近年来,黄江镇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通过积极落实信访办领导接访机制以及群众求助快速响应工作制度等方式,迅速解决市民群众大小难题,有效预防和化解辖区市民日常生活矛盾纠纷。
在黄江,每月15日(节假日顺延),市民在镇综治中心接访大厅总能见到镇领导干部轮流接待群众来访,镇班子成员更是每周都要抽出至少1天,到各自分管的村(社区)下访接待群众,为群众解决大小难事。
秉承“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方便群众、解决问题”原则,黄江镇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要求落实“事要解决”。由信访办协调,相关业务部门配合,领导干部参与,严格实行诉访分离,进一步强化属地属事责任,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方式逐级表达诉求,扎实有效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截至5月6日,今年全镇各社区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5宗,化解34宗,化解率97.1%。其中意外死亡事件29宗,占比82.9%;劳动社保案件3宗,占比8.6%;意外事故、房地产领域、环保噪音领域案件各1宗,占比8.6%。在原有排查的基础上,黄江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有可能发生的非正常上访、重大群体性事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等隐患进行大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做到早报告、早介入、早处置,使矛盾纠纷前置化解。
除了定点接访,黄江镇领导干部还可通过重点约访等方式进行。信访办在选取多次上访的疑难复杂问题、协调难度大、责任不落实的信访问题以及上级信访部门排查交办的重点信访问题后,将问题交由有关领导包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约接访。
经济纠纷、家庭矛盾……为精准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层出不穷的矛盾纠纷,黄江创新多元调解模式,从企业到社区,从社区到行业,从特色个人调解工作室到驻派出所调解室,黄江人民调解体系已初具规模。
“‘情’‘事’‘法’常常是我们疏通矛盾双方情绪,促进双方理性沟通、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黄江镇妇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解决家庭矛盾,已经成为妇联工作人员的必修课之一。
领导干部